当前位置:首页 > 黄道吉日

七夕节的由来


高勇强 17.7元包邮(七夕回馈活动)结缘开光“砗磲”,旺姻缘辟邪助求子

 

七夕节的由来

七夕,又名乞巧节、七巧节、七姐诞、七娘生,是发源于中国周朝时期的一个传统节日,相传七夕节的形成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有关,它最早可能追溯至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。

 

当时的七夕为祭祀牵牛星、织女星,被推断为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,大约发生在西周时代,当时的社会制度限制个人自由,故托言天上星宿以追求慰藉。当时的七月黄昏,织女星升上一年中的最高点,清晰可见。

 

织女星与两旁两颗较暗的星形成一个朝东方开口的样子,在此东面可见牛郎星。汉朝以后,开始与牛郎织女的故事联系起来,并且正式成为属于适龄男女的节日。

 

七夕习俗

种生求子

旧时习俗,在七夕前几天,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,播下粟米的种子,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,再摆一些小茅屋、花木在上面,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,称为壳板,或将绿豆、小豆、小麦等浸于磁碗中,等它长出敷寸的芽,再以红、蓝丝绳扎成一束,称为种生,又叫五生盆生花盆。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,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,甚至以巧芽取代针,抛在水面乞巧。还用蜡塑各种形象,如牛郎、织女故事中的人物,或秃鹰、鸳鸯、等动物之形,放在水上浮游,称之为水上浮。又有蜡制的婴儿玩偶,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,以为宜子之祥,称为化生

 

拜织女

拜织女是少女、少妇们的事。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,多至十来人,联合举办。举行的仪式,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,桌子上置茶、酒、水果、五子(桂圆、红枣、榛子、花生,瓜子)等祭品;又有鲜花几朵,束红纸,插瓶子里,花前置一个小香炉。那么,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、少女们,斋戒一天,沐浴停当,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,于案前焚香礼拜后,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,一面吃花生,瓜子,一面朝着织女星座,默念自己的心事。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、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,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。

 

为何要佩戴砗磲

砗磲,与珍珠的成分接近,将砗磲磨成粉有与珍珠粉类似的功效,可以促进新陈代谢、抗衰老、防止骨质疏松。

砗磲是海中寿命最长的贝类,可活100年,这样的贝壳当然是吸收了自然的宝气,是贝类的特有种,主要分布于南中国海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,栖息于浅水珊瑚礁间。其生长受水温、海流、光、水压等影响,所以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,砗磲像珊瑚一样越来越少了。

砗磲一名始于汉代,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之沟槽,其状如古代车辙,故称车渠。后人因其坚硬如石,在车渠旁加石字。砗磲、珍珠、珊瑚、琥珀在西方被誉为四大有机宝石,在中国,佛教与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瑙、珊瑚、珍珠也被尊为七宝之一。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述,配带砗磲饰物可增强免疫力、防止老化、改善失眠等功效。开光砗磲能消灾解厄,庇佑子孙,有镇心,安神之功效,为佛学上之密宝。

1、 砗磲能凉血、bai降血压、安神定惊du,特别对咽喉肿痛,小zhi孩生疱dao更有疗效;可护身健体,延年益寿,藏传佛教更视之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。

2、 在东方佛典《金刚经》中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。砗磲经过千百年的蕴育生长,能散发出的能量磁场非常大,可使配戴着具有增进身心调和、启发自在智慧、摧毁众生烦恼的功能。

3、 自古在清朝二品官上朝时穿戴的朝珠就是由砗磲制成。在各地佛教高僧、西藏喇嘛高僧都有手持砗磲制成的佛珠。

4、 砗磲为佛家七宝之一,被认为是世上最洁白、最坚硬的贝壳,用它制成的龙凤配或者手链等,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牢靠,洁白无暇,永固感情,是世间难得的珍贵贝壳之一。砗磲龙凤配宜男女分开佩戴,是专为情侣夫妻设计的吉祥物,护佑情意永存,相亲相爱,可随身佩戴。


相关阅读: